石結構房屋如何修繕加固,才能讓群眾安全居住?近日,石結構房屋改造修繕加固模式的地方技術標準——《福建省石砌體結構加固技術規程》培訓會在我市召開,全市負責石改工作的相關部門及各鄉鎮和部分設計、施工企業參加了會議。
該規程填補了國家、行業及福建省地方規程關于石結構房屋鑒定加固方面的多項空白,從專業角度提出了一系列適合我市實際、實用性較強、簡單易行的加固技術。
□本報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宋景旭 張旭如
實施修繕加固改造
以適當資金補助
目前,全市共有1.6億平方米的石砌體結構房屋,多為居民自建房。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石結構房屋各種改造模式,經過大量的加固構件試驗取得較好成效和改造經驗,因而省里委托我市編制《福建省石砌體結構加固技術規程》。
市石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規程》的出臺,對于推動石結構房屋改造意義重大,“《規程》推行的修繕加固模式,可以保證居住安全,解決抗震設防問題,將成為今后石結構房屋改造的主要模式。”對實施修繕加固改造的對象,市、縣兩級將按實際修繕加固改造面積予以適當的資金補助。“接下來,我們要逐級培訓,向群眾宣傳修繕加固模式,還要進行試點,以點帶面推廣。”該負責人說。
記者還了解到,市石改辦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立修繕加固施工備選企業目錄,統一以鎮為單位打成工程包,供各地改造時選擇,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確保工程質量。
《規程》實用性強
今年11月起實施
據介紹,《規程》將于今年11月1日起實施,適用范圍為三層及三層以下、且不在城鎮規劃改造區域內的石結構房屋,包括石結構傳統建筑。
《規程》首次系統地規定了適合福建省石砌體結構房屋的安全性鑒定方法,包含了石樓板、石梁、料石砌體構件等特殊構件的承載力驗算方法及驗算所需具體計算參數的取值方法,并提出了具體的構造鑒定內容。
針對閩南地區的石結構房屋,《規程》對石樓板、石梁等容易發生脆性折斷破壞的受彎構件,提出了多種簡單易行的加固方法。同時還對石砌體墻、柱構件提出了鋼筋混凝土面層加固法、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外包型鋼加固法及石砌體灰縫灌漿加固法,并明確了具體的加固承載力計算方法和構造規定等。




